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

此来真隔世,了了悟初心。
入谷窥天近,因松坐雨深。
秋蝉悲旦暮,山鸟课晴阴。
好景无真相,君听流水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寄师不至留居山中七日》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句:“风清月白夜何长,欲归无计坐苍茫。露滴竹梢寒气冷,
人眠梅树晓声香。”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静谧与孤独。

首联“风清月白夜何长”以自然景色衬托出夜晚之漫长,“欲归无计坐苍茫”,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回家而感到迷茫和无奈的心情。次句中的“露滴竹梢寒气冷,人眠梅树晓声香。”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渲染氛围:月光下的竹子、寒冷的露水以及清晨梅花树下传来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