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雨暗池冰合,春寒鸟背高 关键词解释: - 池冰合: 描述了池水因为寒冷而结成了冰块。 - 鸟背高: 暗示春天的寒冷使鸟类的背部也显得特别高耸。 译文: 雨水昏暗中,池塘结了冰,鸟儿飞得高高的,仿佛在避开这春寒。 2. 闭门无世法,来日在醇醪 关键词解释: - 闭门无世法: 表示闭门不问世事,过着隐居的生活。 - 来日在醇醪: 暗示未来的日子将会像美酒一样醇厚。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河边行走时所见的景象及其所感之情。 首句“扰扰悲生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烦恼和悲伤,这种心情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第二句“昏昏入晚晴”描绘了天空中夕阳西下的美景,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也如同黄昏时分的景色一般,既有些昏暗又带有些许宁静。 接下来的三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黄河边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
注释: 壬子元旦 其一 烛烬千家晓,悲欢又一时。 人迎新岁日,春入未花枝。 论世含醒醉,编年有信疑。 生存聊复尔,庭鹊冷相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东坡所作的《壬子元日》,表达了他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诗中的“烛烬千家晓”,描绘了新春佳节的景象,人们在喜庆的氛围中迎接新的一年。然而,诗人却用“悲欢又一时”来表达新年的喜悦与悲伤并存的现实,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泛舟从黄河出发,到达包头镇。 夕阳下长城的缺口,悲风起于贺兰山。 草肥知马健健,地僻引渠宽宽。 天边石色尽,人心乱后看。 无为怨回纥,生事日千端。 注释: 1.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泛黄河从宁夏出发,到达包头镇。 2. 日落长城窟:太阳落下在长城的缺口处。 3. 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山脉。 4. 草肥知马健:草很肥美,知道马也很健壮。 5. 引渠宽:引渠的宽度很宽。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一 注释:黄河水波浩渺,从宁夏到包头镇。我乘着船在黄河上行驶,一路上看到了许多沧桑变迁的事情,虽然艰难,但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 译文:黄河水流波涛汹涌,从宁夏到包头镇。我在船上行驶,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历史的变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河上航行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穷边飞鸟尽,残月大河横。 注释:边疆上的飞鸟已经消失
壬子元旦 其二 念念皆成劫,生生各有因。 一年更始日,双鬓暂时人。 猿鹤哀同调,沧桑幻早春。 风轮弹指转,何处觅酸辛。 注释 1. 念念皆成劫:佛教中认为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劫,即一个生死轮回的周期。 2. 生生各有因:每个生命都有其原因和目的,生生不息。 3. 一年更始日:农历新年第一天,也称为“元旦”。 4. 双鬓暂时人:形容人的年华老去,双鬓变白。 5. 猿鹤哀同调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三 注释: - 古塞名王府: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塞王府。 - 森森万木青:形容树木茂盛,色彩鲜明。 - 地形连朔漠:指地势与北方的沙漠相连。 - 国论弛藩屏:国家的政策放松了对边疆的控制。 - 世绝天亲贱:世界隔绝,与皇帝疏远,地位低下。 - 兵荒互市停:战争时期,贸易被禁止。 - 凄凉逐客令:被迫流亡的命令。 译文: 在宁夏至包头的河流上,我乘坐船只旅行
{《偶成·其二》是近代诗人俞明震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石径上满布春泥,花篱间长满了暗处的野草。而“乱余悲世晚”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认为时间流逝迅速,人到老年应当更加珍惜时光。 诗词全文: 石径春泥满,花篱暗草侵。 乱余悲世晚,人老闭门深。 客以新醅至,天教霁月临。 离离墙外影,栽竹渐成阴。 注释: 1. 石径春泥满:石径,山间的小道。春泥,春天的新泥土。满,充满或遍布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五西风不成雨,吹入小单于。 弃地常千里,神功有后图。 水低斜岸出,天远片云无。 碧眼谁家子,新开百道渠。 注释: 1. 西风不成雨,吹入小单于:形容西风虽强,但未能带来降雨,反而把风力吹进了一个名叫小单于的地方。 2. 弃地常千里,神功有后图:意味着这片土地被抛弃,但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可能,暗示着未来还有成功的可能。 3. 水低斜岸出,天远片云无
【注释】 冲刷黄河的两岸,大风呼啸着,船儿快得要飘起来。 岸边的草色不绿,柳条刚吐新芽。 心中仿佛有春意,身外却是无边无际。 山口边鸡鱼都贱卖,听说西道可以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宁夏、包头一带旅行时所写,诗中描绘了沿途自然景观和生活状况。 首联“冲沙两岸风,舟疾欲浮空。”描述了黄河两岸冲刷的景象,大风呼啸,船行迅速,几乎要飞起来了。 颔联“草色不成绿,柳条才吐红。”则是对岸上景色的具体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