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诗句原文: 旧历仍新岁,黄冠自腐儒。 天宁惜矛盾,世或有唐虞。 卖字应开市,游春莫问途。 酒肠无热处,和泪饮屠苏。 译文注释: 1. 旧历仍新岁,黄冠自腐儒。天宁惜矛盾,世或有唐虞。 解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黄冠自腐儒"指的是道士,而这里用“黄冠”来指称道士,体现了诗人对道士身份的尊重。"天宁惜矛盾,世或有唐虞"则是说世界虽然有矛盾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要求赏析,考生需要通晓全诗内容,抓住关键句和词,分析其表现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家似离巢燕”到“垂老厌多闻”,写自己漂泊生涯,表达了诗人厌倦仕途之情;从“河尽东南转”到“大地本无垠”,写黄河的奔流,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感慨。 【答案】 (1)泛舟宁夏至包头镇,沿途所见景象,勾起诗人许多回忆。 译文: 像离家的燕子一样飘飞
【注释】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八:这首诗是描写作者乘船经过宁夏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而创作的。首联“舟环乌喇特”点明地点;颔联写“面面饱看山”,表现了诗人的游兴;颈联写“杂树自生灭”,暗喻世事的兴衰变化;末联写“国界有无间”,表现了边疆的辽阔无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乘船经过宁夏时,所见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而创作的。 首联“舟环乌喇特,面面饱看山”,写船在乌梁海地区航行时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六: 注释: - 草间黄帽影,两两出番僧:草间的黄色帽子映衬着两个僧人的身影。 - 不问人间世,长燃佛界灯:他们不去关心人间的世事,而是长年累月地照亮佛界的灯盏。 - 羁縻天所弃,迷信帝何能:这种束缚是上天抛弃的东西,迷信的统治者又能做些什么呢? - 寥廓无兴废,从兹泯爱憎:广阔而空阔的地方没有兴衰之分,从此人们不再区分对错善恶。 译文: 草间的黄色头巾下
【注释】 闻说阴山近:听说阴山就在眼前。 横流入地行:河水横流,汇入地底河流。 梦悬青冢影:梦中看见青冢的影子。 风有黑河声:听到黑河中水声。 市远寻车辙:在远处寻找车辙的痕迹。 尘昏压土城:尘土被压在土城之下。 万方同永夜:四面八方的人都在黑暗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孤烛自分明:只有自己手中的蜡烛,才能照亮前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黄河从宁夏到包头镇的旅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扁舟:指小船。碱涝:地名,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 薄昼冥冥:形容天色昏暗,日薄即日落时分。 岸蚀沙能语:指河水冲刷河床,使河床上的沙子露出来好像在说话。 云开风有形:指云雾散去,风也显现出来。 极边:极远的边境。 戍鼓:守边所打的鼓声。 王灵:王者的英名。 留得千秋影,狼居两点青:留下千年的影子,狼窝只有两个黑点。 【赏析】 此诗是诗人泛舟从宁夏到包头镇时所作。首联写船出碱涝
【注释】 ①岁暮:一年的年末。园居:在园林中居住。杂感:杂诗,即多感。八:第八首。 ②家在未忘俗:家还在,没有忘记世俗人情。未:不,指“还”。 ③米盐:指日常饮食所需,比喻琐碎之事。殊:特别。有情:有情趣、有意味。 ④编篱邻犬入:编成竹篱的围墙里,邻居的狗跑进去了。 ⑤剪树乱蓬生:修剪树枝后,蓬草从旁长出。 ⑥衣敝(bì弊)从吾老:衣裳破旧,是年迈的人穿的衣服,从我身上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
壬子除夕 到了海边我愁无处安放,亲朋好友共居一室。 真成独夜,才觉得今年是新年。 童稚嬉戏喧哗声中,家人祭祖的余哀萦绕。 醉醒同在一片黑暗中,明天依旧凄然悲戚。 注释: 1. 到海愁无地:到了海边,没有地方可以安置自己(作者可能想隐居)。 2. 亲知共一廛:与亲友一起居住在一间小屋里。 3. 真看成独夜:真正感到这是新的一年。 4. 初觉有今年:刚开始感觉这是新年。 5. 至乐喧童稚
注释: 1 岁暮园居杂感 其四: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园居时的感慨之作。 2. 安危从可托:意思是说国家的安全和危险都可以托付给某人或某事,这里指君主的安危。 3. 北望一踟躇:形容向北远望时的心情复杂,既有忧虑又有期待。 4. 世变憎吾老:世界正在变化,而我年老体衰,感到自己被时代的变迁所抛弃。 5. 眼空聊尔娱:眼睛因为空虚而感到无聊。 6. 未忘晞发感:没有忘记曾经因头发干枯而感到的悲伤
【注释】 再来:指诗人再次回到故乡。 仍隔世:依然隔着一个世界。 一笑:指笑对生活。 窗有三年纸:窗外挂有三年未曾拆封的旧物。 春无十日花:春天没有十天的花期。 野藤低挂笋,暗水暖藏蛙:野外的野藤低垂着嫩竹,暗水中的青蛙被温暖地隐藏起来。 料理闲中事,安居愿已奢:料理那些琐碎的事情,已经觉得满足;安家立业的愿望已经很不奢侈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回乡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