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未忘俗,米盐殊有情。
编篱邻犬入,剪树乱蓬生。
衣敝从吾老,身闲觉世轻。
且虚临水阁,留待读书声。
【注释】
①岁暮:一年的年末。园居:在园林中居住。杂感:杂诗,即多感。八:第八首。
②家在未忘俗:家还在,没有忘记世俗人情。未:不,指“还”。
③米盐:指日常饮食所需,比喻琐碎之事。殊:特别。有情:有情趣、有意味。
④编篱邻犬入:编成竹篱的围墙里,邻居的狗跑进去了。
⑤剪树乱蓬生:修剪树枝后,蓬草从旁长出。
⑥衣敝(bì弊)从吾老:衣裳破旧,是年迈的人穿的衣服,从我身上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
⑦身闲觉世轻:身闲心安,觉得人世间的事很轻。
⑧虚临水阁,留待读书声:空着水阁,等着读书的声音。
【赏析】
《岁暮园居杂感》是晚清诗人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岁暮园居杂感 其八”,点题,说明这是第八个杂感。岁暮是指一年的年末,表示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园居则表明了作者身处的环境是园林之中,这可能意味着他追求的是宁静的生活和心灵的自由。杂感是诗歌的一种体裁,通常是诗人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知。
第二句:“家在未忘俗,米盐殊有情。”这里的“家在”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未忘俗”则是表明即使远离家乡,也不忘世俗人情,保持着对人间烟火味的珍视。而“米盐”则是指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诗人用“殊有情”来形容它,表现出了对平凡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把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关怀。
第三句:“编篱邻犬入,剪树乱蓬生。”描述了诗人在园中的生活情景。编篱是把竹篱编在一起,以便于围住院子,邻犬是邻居家的狗,它们常常喜欢到园中嬉戏玩耍。这里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然而,这种美好却因为剪树而生出了蓬草,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第四句:“衣敝从吾老,身闲觉世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沧桑的感慨。“衣敝”指的是衣服破旧,“吾老”指的是年岁已高,“身闲”则是指身体闲适自在,“觉世轻”则是说在这种闲适中,可以感觉到世间的烦恼和重担都变得轻了许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五句:“且虚临水阁,留待读书声。”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待和期望。“虚临水阁”指的是站在水边的亭台上,“留待读书声”则是说希望能够听到读书的声音,以此来陶冶情操,提升自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