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知何世,称觞笑比邻。
计年仍此夜,送老又明春。
入市忘新历,无家作幸民。
未成浮海愿,灯火认迷津。

【注释】

癸丑:指农历年份名。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泛指岁末。旅居:居住在外地。上海:今上海市。

【译文】

腊尽知何世,

称觞笑比邻。

计年仍此夜,

送老又明春。

入市忘新历,

无家作幸民。

未成浮海愿,

灯火认迷津。

【赏析】

《癸丑除夕旅居上海》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一首七绝诗。作者以“癸丑”为年号,自注“时年四十有六”,可知这首诗作于崇祯三年(1630)前后。当时他因受牵连被革职闲居,客居在上海。

首句“腊尽知何世”,意思是说,到了年底,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这是作者在除夕之夜对现实的感慨。

颔联“称觞笑比邻”,是说举杯饮酒,开怀畅谈,觉得邻居们都是知己。这两句写除夕夜的情景。

“计年仍此夜,送老又明春”,意思是说,过了这个除夕夜,又要迎来新的一年;而到了明年春节,自己又将老去。这两句写除夕夜和来年的期待。

“入市忘新历,无家作幸民”,意思是说,到了集市上,却忘记了自己没有家;成了寄人篱下的游子,像幸民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这两句写作者在异乡过除夕的感受。

尾联“未成浮海愿,灯火认迷津”,意思是说自己未能实现航海的梦想,只好在灯烛光中辨认出迷路的方向。这是说作者在异乡过年时的孤独与迷茫。

作者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写除夕夜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孤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