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从可托,北望一踟躇。
世变憎吾老,眼空聊尔娱。
未忘晞发感,终惜窃钩诛。
残腊垂看尽,荒城万木枯。

注释:

1 岁暮园居杂感 其四: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园居时的感慨之作。

  1. 安危从可托:意思是说国家的安全和危险都可以托付给某人或某事,这里指君主的安危。
  2. 北望一踟躇:形容向北远望时的心情复杂,既有忧虑又有期待。
  3. 世变憎吾老:世界正在变化,而我年老体衰,感到自己被时代的变迁所抛弃。
  4. 眼空聊尔娱:眼睛因为空虚而感到无聊。
  5. 未忘晞发感:没有忘记曾经因头发干枯而感到的悲伤,这是指对衰老的敏感和无奈。
  6. 终惜窃钩诛:最终珍惜自己的清廉和正直,不被贪欲所害。
  7. 残腊垂看尽:残破的日历将要结束,暗喻时光流逝。
  8. 荒城万木枯:荒凉的城池中,树木都已枯萎,形容荒芜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晚年园居时的心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国家安危、个人衰老、时代变迁等多重主题,抒发了自己的忧虑、期待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安危从可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安全的深切担忧。他希望有人或事能够承担起这份责任,让国家免受动荡。这种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次句“北望一踟蹰”,诗人向北望去,心中充满了复杂情绪。一方面有忧虑,因为国家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有期待,期待着国家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或方式来稳定局势。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接下来的句子“世变憎吾老,眼空聊尔娱”,诗人感叹自己的年老体衰,无法适应时代的变迁。同时,他感到自己的双眼因为岁月而变得空洞无聊,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种感叹既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失望和困惑。

最后两句“未忘晞发感,终惜窃钩诛”,诗人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因头发干枯而感到的悲伤,这象征着他对衰老的敏感和无奈。同时,他最终珍惜自己的清廉和正直,不愿被贪欲所害。这种珍惜是对自身品格的坚守,也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安危、个人衰老、时代变迁等多重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他不仅关注国家的未来,也关心个人的发展和生命的价值。这种关注和思考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园居时的感慨之作。它通过对国家安危、个人衰老、时代变迁等多重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展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