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西风吹土黄,疏林辜负好秋光。
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
生计何尝关饱暖,沉忧只合待沧桑。
天荒地老吾能说,多恐旁人笑酒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塞上西风吹土黄,疏林辜负好秋光。
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
生计何尝关饱暖,沉忧只合待沧桑。
天荒地老吾能说,多恐旁人笑酒狂。
《平番道中》是清末近现代诗人俞明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经塞上,所见所感的荒凉景象,以及内心的沉忧与感慨,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俞明震在《平番道中》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塞上西风吹土黄,疏林辜负好秋光”展现了一幅秋天塞外凄凉的画面。同时,“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山的苍凉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平番道中》不仅是一首诗,它还是清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俞明震作为晚清诗人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代表了那一时期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他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更广泛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平番道中》作为一首诗,它不仅是俞明震个人情感的体现,更是清朝末年特定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个人经历的综合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