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送陆存陔通守

江水三千客路长,客中送客各彷徨。
江南亲友如相问,春暖花香聚草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酉送陆存陔通守归里并寄家书》是清代诗人金应澍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乡时的依依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金应澍:金应澍是清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豪放、清新见长,尤擅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作品。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癸酉年(清光绪五年),当时陆存陔通守即将离任归里,金应澍在分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 江水三千客路长,客中送客各徬徨。江南亲友如相问,春暖花香聚草堂。
    这句“江水三千客路长,客中送客各徬徨”描述了离别的场景,江水象征着无尽的距离,而客路长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客中送客各徬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的“江水三千”不仅仅是指长江的水,还可能隐喻着人生中的曲折与坎坷。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陆存陔通守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 语言优美:整首诗用词考究,意境宏大,展现了金应澍作为诗人的语言才华。
  1. 文化意义
  • 文人情怀:此诗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他们在仕途不顺时仍能保持高洁的人格和深沉的友情。
  • 地域文化:诗中的江南元素,如江南亲友的问候,体现了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一首诗作,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癸酉送陆存陔通守归里并寄家书》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古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特色。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