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外之汴梁

秋风落日古夷门,历碌舟车纪梦痕。
此是邹枚旧游地,可容著一女文园。
梁孟当年共赁居,朅来宦海又何如。
笔床砚匣无多物,位置诗人小小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随外之汴梁》是清代诗人姚素榆创作的一首作品。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古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友人的回忆和感慨。通过这首诗,姚素榆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随外之汴梁》的作者是姚素榆。姚素榆,字蕙侬,常熟人。他是一位进士,也是一位御史福增女孙,并且是光绪拔贡宗威的继室。姚素榆还有一部作品《联珠集》,显示了他文学方面的才华。
  2. 诗歌原文:《随外之汴梁》的原文如下:秋风落日古夷门,历碌舟车纪梦痕。此是邹枚旧游地,可容著一女文园。梁孟当年共赁居,朅来宦海又何如。笔床砚匣无多物,位置诗人小小庐。
  3. 诗意解析:姚素榆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世的感慨。诗中的“秋风落日”和“历碌舟车”等意象,勾画出一幅历史长河中的场景。“此是邹枚旧游地”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好友邹枚的怀念;“可容著一女文园”则展现了诗人曾经的文艺氛围和创作场所。
  4. 文化背景:《随外之汴梁》创作于清朝,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姚素榆作为一位清代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随外之汴梁》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对该诗的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表达,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