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落日古夷门,历碌舟车纪梦痕。
此是邹枚旧游地,可容著一女文园。
梁孟当年共赁居,朅来宦海又何如。
笔床砚匣无多物,位置诗人小小庐。
诗句解释
- 秋风吹落日古夷门:描述秋天的景色,同时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夷门”通常指代古代的城门,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特定地点或事件。
- 历碌舟车纪梦痕:形容通过船只和马车等交通工具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这里的“历碌”表达了一种经历或经历的过程。
- 此是邹枚旧游地:邹枚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是作者对某地的描述。”旧游地”表明这个地方与过去的一些回忆或经历有关。
- 可容著一女文园:文园可能是指一个与文学有关的场所或概念,”可容”意味着这个地方适合或能够容纳。”著一女文园”则表明这个地方与女性文学家或文人有关。
- 梁孟当年共赁居:梁孟可能是指两个人或两户人家,”当年”表示过去。”共赁居”意味着他们曾经共同居住在一起。
- 朅来宦海又何如:宦海可能指的是官场或仕途,”朅来”表示归来、重新出现。”又何如”询问回来后的情况如何。
- 笔床砚匣无多物:笔床、砚匣都是书写时使用的物品,但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简朴的生活或环境。”无多物”强调数量不多。
- 位置诗人小小庐:位置可能是指安放或安置的意思,”诗人”指的是文人墨客。”小小庐”表示一个简陋或小的房子或住所。
译文
秋风送走落日,古城夷门依然屹立;历经风雨的舟车刻画了岁月的痕迹。这里是邹枚旧时的游玩之地,如今能否容纳一位女文园?梁孟当年曾共住一处,如今归来又怎样?简单的笔床和砚匣,却能为诗人提供一片小小的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卷。首句通过自然景观引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为接下来的叙述设定了背景。第二句进一步通过“历碌舟车记梦痕”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成为记忆中的痕迹。第三句则引入了一个具体的地名——邹枚旧游地,这既可能是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也可能仅仅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第四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邹枚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历史人物,也可能是作者的一种比喻手法。
第五句转向了主题的核心——文园。文园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文化、知识和艺术的中心,也可能是作者自谦的自称。第六句通过对比“朅来宦海”和“当年共赁居”来表达时间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变化。这里的“朅来”和“当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者带有一丝感慨和回归之意,后者则充满了怀旧和对比之情。最后两句则回到了现实生活,通过“笔床砚匣无多物”来描绘简朴的生活方式,而“位置诗人小小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满足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迁。诗人以一种平和而细腻的方式,表达了对于过往的回忆、对于现实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