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空阶翠袖寒,醉馀慵倚玉阑干。
迟眠为惜清光好,此景人生几度看。
【注释】
露湿空阶翠袖寒:露水打湿了台阶,使得衣袖上感到凉意。翠袖指女子的衣服。
醉馀慵倚玉阑干:酒醉之后,懒洋洋地倚在玉石栏杆上。
迟眠为惜清光好:因为担心天明时月光会消失而睡不着觉,所以珍惜这美好的月色。迟眠指夜深了还未睡觉。
此景人生几度看:这种美景已经经历了多少次了呢?几度看指多次观赏过这样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绝句,是作者赏月有感之作。首句写月色,次句写赏月,三句写留月,末句抒情,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把人带入了一种深深的思索。全诗以“月”为中心,紧扣题旨,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高远,韵味无穷,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露湿空阶翠袖寒”,“露湿”二字既点明时间、地点,又渲染了气氛,为下面写人物形象作铺垫;“翠袖寒”既写出了人的衣装,更写出了人的心情,衬托出人在月下饮酒赏月时那种悠然自得的情态,使人如临其境。诗人没有直接去刻画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而是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句“醉馀慵倚玉阑干”,写诗人醉酒后靠在玉石栏杆上,进一步突出了诗人欣赏月景时的惬意与悠闲。“醉馀”二字点明了诗人的醉态以及由此产生的闲适心情。“慵倚”二字则生动地描绘出一个醉眼朦胧、斜倚栏杆、似醉非醉的诗人形象。
第四句“迟眠为惜清光好,此景人生几度看”,是诗人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结性描写和议论。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同时也表明自己对这种美景欣赏的次数之多,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全诗以“月”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组织材料,构思布局,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