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

昔登东鲁郭,今上锦官城。
地各千秋胜,祠经历劫更。
居然大夏庇,仍旧草堂名。
同是风尘客,来游百感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是清代诗人姜星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姜星源,字璿海,清代诗人,有《临云亭诗钞》传世。姜星源的创作反映了其个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情感寄托。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那时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追求与今天有所不同。姜星源作为一位诗人,可能出于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1. 诗歌原文
  • 昔登东鲁郭:昔日攀登东鲁的古道,如今则登上了锦官城的繁华之地。
  • 今上锦官城:如今的锦官城,与往日相比显得更为繁荣昌盛。
  • 地各千秋胜:两地各有千秋的风光胜景,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美。
  • 祠经历劫更:庙宇经历了历史的磨难与变迁,依旧存在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居然大夏庇:竟然在历经沧桑后,仍能庇护一方土地和人民,如同大夏一般坚固。
  • 仍旧草堂名:即便历经战乱,草堂的名字仍然被保留下来,见证了不变的情怀。
  • 同是风尘客:诗人自称为同样是历尽风尘的游子,来此游览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 来游百感生:面对这片充满历史痕迹的土地,诗人感到百感交集,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情感。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以其深邃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世界。通过对自然与文化遗迹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 情感真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投入其中,将自己置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抒发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的思考。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语言精湛:姜星源运用精炼而富有力度的语言,将复杂的心情转化为简洁有力的诗句。每一句都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缩影,既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让人感受到他深沉的情感。

《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它不仅让人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和思想,也启示着人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和个人定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