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坊歌

风林萧萧夏脱木,坊以鹰名似牛屋。
其中最大名海青,戴角森然异凡畜。
我初识名自辽史,特产曾传女真独。
楛矢同来肃慎庭,初时底贡犹臣服。
屡求难厌祸旋结,两国兴亡手翻覆。
天教此物雄海东,自长窠雏成一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鹰坊歌》是清代文学家揆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述了鹰坊的生活和环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也表达了对自由与生命的珍视。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金眸玉爪异凡品,下视狡兔如跛牂。侧眼似觉天地窄,常思一举摩穹苍。忆昔辽代最珍贵,女真贡献交相望。搜求无厌旋致祸,两国转眼悲兴亡。至今黑水留异种,雕笼竞致来遐方。五陵年少颇好事,爱玩岂惜千金偿。嗟汝生性特趫捷,隼鹗未许随肩行。长绦羁绁岂初意,岁月浸久成驯良。关山秋暮盛羽猎,商飙倒卷尘沙狂。翻身向空入霄汉,快若骏马初脱缰。鴐鹅潜飞雊雉避,云罗万里无遮防。老拳劲翮奋搏击,风毛雨血齐飞扬。天生羽族亦有命,饥雀叫噪悲空仓。林边野鹤骨立瘦,度腹仅得分馀粮。尔形缡褷亦安用,终朝肉食恒充肠。
  2. 诗歌解析
  • 这首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通过对西郊、高槐、古柳等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自然画卷。诗中所表达的寂寥和孤独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 诗中还提到了鹰坊中的海青,这是诗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海青以其神韵和独特的姿态被诗人所赞赏,它的出现象征着自由与力量的结合。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动物的特性,也反映出人类对其自由的向往和尊重。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代,鹰被视为勇武和力量的象征。诗中多次提到“雄海东”的海青,这不仅是对海青本身特性的描述,也是对古代英雄主义的赞美。这种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英雄品质的追求和崇尚。
  •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背景设定在清朝康熙时期,这一时期的宫廷生活与民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紫荆关外”和“康熙天子神圣姿”等描述,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观察与思考。
  1. 艺术特色
  • 《鹰坊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使用七言古诗的形式时。这种形式需要诗人具备高度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群自由自在的鸟儿形象,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 除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外,诗人还巧妙地将历史事件融入其中,如提及辽代的贡献和两国兴亡的历史背景,使得诗歌不仅仅局限于自然描写,还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

《鹰坊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作品,它以自然为载体,折射出人性中对自由和力量的渴望。《鹰坊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精湛的技艺、深刻的内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