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恩缄庵尚书

将才本天授,生为梁栋资。
次亦历兵间,深识行阵机。
自从三季来,世降风逾漓。
杀机迭相胜,权谋日以滋。
苟未历锋镝,乌能工指麾。
识途有老马,卒伍咸可师。
古今兵家言,方策犹昭垂。
胸中罗武库,幻出风云奇。
绝学非师授,抵掌承平时。
父书纵能读,勿为赵母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恩缄庵尚书》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柏春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军队的关心以及对将领才能的重视。

柏春在《呈恩缄庵尚书·其一》中描述了一位将领的才华和经验,他生来就有成为国家栋梁的潜质,并曾在军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诗中提到:“将才本天授,生为梁栋资”,这句话突出了将领的天生才干和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同时,“次亦历兵间,深识行阵机”表明了他在战场上的经验丰富,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战术和策略。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战乱频发,使得将领们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局势和严峻的挑战。诗中的“自未历锋镝,乌能工指麾”反映了这种困境,也体现了对将领才能的质疑,即如果将领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如何能够有效指挥军队呢?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诗中还提到了将领在战争中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如“杀机迭相胜,权谋日以滋”指出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和将领所面临的复杂决策过程。而“识途有老马,卒伍咸可师”则表达了即使最普通的士兵也能从经验丰富的将领那里学到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反映了诗人对将领的尊重和对军队人才的看法。

《呈恩缄庵尚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和情感的表达。它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以及对将领才能的期待与怀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