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口晚眺

三港迷离水接烟,趁墟人去晚来天。
断桥杂树碧云外,落日乱凫红渡边。
野寺无镫闻远磬,空山有月见归船。
劳君西指长安近,迁客多应住辋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苑口晚眺》是清代查昌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人文情怀。

《苑口晚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江南水乡图。诗中“三港迷离水接烟”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江面上水雾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美;“乘墟人去晚 来天”则写出了日落时分,人们逐渐散去,留下一片宁静与寂寞。这种景与情的完美结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描绘的景色之中。

《苑口晚眺》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诗中的“断桥杂树碧云外,落日乱凫红渡边”等句,通过对夕阳下断桥、乱凫等元素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野寺无镫闻远磬,空山有月见归船”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苑口晚眺》作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清代文学的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在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通过对其意境、语言、韵律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更全面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