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王冈龄

桦烛烧残漏断更,江亭惜别酒重倾。
月斜野浦潮初落,钟动寒城客早行。
百里云山愁远隔,三秋书札怅离情。
迂村老病青嵝死,盘敦何人念旧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清代诗歌《寄别王冈龄》:情感与景色的交织

姜宸熙在清代的诗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作品《寄别王冈龄》便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姜宸熙个人风格的独特展示,也是其对友情、离别及自然景观深刻感悟的艺术体现。

首句“桦烛烧残漏断更”便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诗人用“江亭惜别酒重倾”来表达与友人在江边亭子的依依不舍,这不仅仅是一场酒宴,更像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接着,“月斜野浦潮初落,钟动寒城客早行”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忧伤的夜景之中,月光洒在静谧的江浦和远去的潮水中,而清晨的钟声则让行者踏上旅程。

“百里云山愁远隔,三秋书札怅离情”表达了远离家乡的忧愁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巧妙地传达出他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迂村老病青嵝死,槃敦何人念旧盟”则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同情。

《寄别王冈龄》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性。姜宸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他深邃的诗歌才华。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人生、自然和文化的深沉思考。

《寄别王冈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立思考和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