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烛烧残漏断更,江亭惜别酒重倾。
月斜野浦潮初落,钟动寒城客早行。
百里云山愁远隔,三秋书札怅离情。
迂村老病青嵝死,盘敦何人念旧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寄别王冈龄》。
译文:
蜡烛已经烧尽,漏壶中的水滴也滴完,夜已很深了。我们在江亭中惜别的酒再次斟满,送别之情更深。
月光斜照在荒野的江边,潮水刚刚退去,钟声在寒冷的城楼敲响,催促着远行的客人早早出发。
百里之外,云雾缭绕的群山阻隔了我们的距离,三秋的书札寄托着我对离别的惆怅和深情。
迂村的老病之人已经去世,盘敦的盟约无人能够念及。
注释:
- 桦烛烧残(桦烛:指桦木制成的蜡烛): 描述夜晚的情景。
- 漏断更(漏:古代计时器,漏壶;更:一晚上的时间单位): 描述深夜时分。
- 江亭惜别(江亭:江边的亭台): 描述在江亭中与朋友惜别。
- 月斜(月斜:月亮偏西): 描述傍晚时分的景象。
- 野浦(野浦:荒野的河岸边): 描述河岸边的自然环境。
- 潮初落(潮初落:潮水刚开始退去): 描述潮水退去的场景。
- 寒城(寒城:寒冷的城池): 描述清晨的城楼,暗示着寒冷的天气。
- 客早行(客早行:旅人早早出发): 描述早晨启程离开的人。
- 云山(云山:如诗如画般的自然景观): 描述远方的山峰。
- 三秋书札(三秋:三个秋天): 描述书信往来的时间长度。
- 离情(离情:离别的情感): 描述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 青嵝死(青嵝: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或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 描述一个地方的老人去世。
- 盘敦(盘敦: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种比喻): 描述一个古老的地方或一种传统、约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时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的“云山”和“青嵝死”等关键词,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意境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