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炮夫行

岁莫喧喧夜捉人,当门县尉点行频。押送江干下江舶,王牌忽下哀劳民。
蒙恩欢噪声动地,得钱脱役夸亲邻。谁知羽书传旦暮,王师仓猝西兴渡。
桃符竹爆空酸辛,菜饵饤盘将不去。雨雪江山烟火稀,白骨支撑满前路。
行到金华呈太守,幕府无文停待久。白昼呼群掠远村,醉围解尉攒拳殴。
解尉獐徨无羽翰,科钱营脱离险艰。黠徒乘机从此逝,追至兰溪半不还。
县差承帖追逋目,鞭笞狼籍空劳鹿,归时老幼尽欢欣,重去难将消息闻。
男儿轻死贵死敌,何不弓剑学从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炮夫行》是清代诗人查诗继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内容描述了押解士兵的艰苦生活和对官府的不满。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查诗继创作于清朝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年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官府的压榨更是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具体事件:《后炮夫行》中的“王师仓猝西兴渡”指的是清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为了迅速平定叛乱,不得不仓促西进。这种军事压力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 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不稳定因素,民不聊生,官府的腐败和横征暴敛成为了压在民众身上的巨石。在这种环境下,士兵们的命运同样备受煎熬,而查诗继的《后炮夫行》就是对这些苦难生活的深刻反映。
  1. 主要内容分析
  • 士兵生活:《后炮夫行》详细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状态,从夜捉人到押送江干,再到突然被派遣执行紧急任务等场景,都反映了士兵们的无奈与辛酸。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混乱。
  • 官府行为:诗中对官府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提到了“县官怜民省民解”,意味着官府有时候会表现出对百姓的同情,但更多的是以各种名目来征收费用,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种描述揭露了官府的贪婪和腐败,以及它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 社会氛围:通过对“雨雪江山烟火稀,白骨支撑满前路”等诗句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战争和动乱使得民生凋敝,社会秩序崩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也传达了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忧虑。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后炮夫行》的语言简练、质朴,但又不失力度和深度。通过平实无华的语言,将士兵们的艰辛生活和官府的腐败行为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 情感表达:诗人在作品中充分表达了对士兵们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官府行为的愤怒。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触动人心。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 历史文化价值
  • 历史记载:《后炮夫行》作为一首古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清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对于研究那个时期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 思想启示:诗人通过对士兵生活和官府行为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1. 现代意义
  • 历史反思:《后炮夫行》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镜子。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反思过去的历史,以及从中汲取教训。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社会关注:在当代社会,虽然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在经济、环保、教育等方面仍面临着种种挑战。通过学习《后炮夫行》,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家关注并解决社会问题,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后炮夫行》不仅是一首反映清朝时期社会现实的古诗,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作品。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剖析,不仅可以了解过去的历史,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天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