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
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是清代诗人姚莹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
    江海茫茫寒食节,九原无处荐灵芬。

  2.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亡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通过“断肠骨肉死生分”表达了作者面对亲人去世时内心的痛楚与无奈。
  •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姚莹作为一位诗人的语言功底。
  • 主题思想:诗中所表达的是对家族亲情的重视以及对生死观的认识,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1. 创作背景
  • 姚莹在这首诗作创作于清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家庭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姚莹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1. 历史影响
  •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不仅是姚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它展示了清代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1. 艺术特色
  • 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描述,如“买山还葬事”,“荒殡何艰七尺坟”,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 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江海茫茫寒食节”等,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深刻。

《得家兄伯符书,言葬事未就》不仅是姚莹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清代文学艺术特色的集中展示。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触动人心,在形式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