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题三泖渔庄图

古渡扁舟,横系在、柳荫深处。视西风、泖湖秋早,挂帆归去。一片斜阳萦岸曲,半湾流水沿门住。把鱼竿,独坐自忘机,盟鸥鹭。
频领略,烟霞趣。寒复暖,朝还暮。趁箕踞长啸,逍遥寰宇。茅屋春深鹤梦老,金炉香袅琴心古。劝垂纶,莫漫向衡门,栖迟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是清代诗人胡慎仪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三泖渔庄的秋日风光和宁静致远的生活意境。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诗歌背景:胡慎仪生活在清代乾隆年间,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三泖渔庄美景的赏识和感慨有关,通过描绘湖光山色以及渔翁生活的宁静,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2. 诗句赏析:《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中的“古渡扁舟,横系在、柳荫深处”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南水乡画面,扁舟横系于柳树成荫处,营造出一种幽静宁和的氛围。“视西风、泖湖秋早,挂帆归去”则表现了秋天的清爽气息,渔船上的人物在秋风中挂帆归去,充满了诗意。
  3. 艺术特色:胡慎仪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称。在《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中,诗人运用了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斜阳”、“流水”、“烟霞趣”、“寒复暖”等,这些词汇不仅描绘了景色,更传递出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4. 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这类描写山水田园、渔村生活的作品占有重要位置。《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感悟。

《满江红·题三泖渔庄图》是一首充满生活哲学与自然美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