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晓发

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
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
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
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
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
扬鞭强笑语,前村有酒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征途晓发》是清代诗人洪升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更深入地探讨其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洪升,字昉思,号稗畦、稗村、南屏樵者,是清朝浙江钱塘人。他的文学生涯始于康熙七年国子监生,后因在“国丧”期间创作《长生殿》而被斥革。晚年因醉酒跳水而丧生。
  • 作品与成就:《征途晓发》只是洪升众多作品之一,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四婵娟》、《续集》等作品。
  1. 诗词原文
  • 《征途晓发》全文如下:“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这首诗描写了深夜出发的情景,诗中的“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描绘了夜晚的寒冷景象和路途的艰辛。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旅途的艰难和同伴的悲伤。
  • 意象运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马蹄踏霜”、“月色”、“寒风”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深度。
  • 语言风格: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力。
  1. 文学地位与影响
  • 历史评价:在文学史上,《征途晓发》被认为是洪升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 后世影响:此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作家和诗人都曾在作品中引用或受到这首诗的启发。

虽然《征途晓发》只是洪升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但它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慨,使它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