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

乡愁春思两欹斜,那得看梅不忆家。
折赠可怜疏影好,低回应惜薄寒赊。
穿帘小朵亭亭雪,瀁月流光细细沙。
欲向此中为阁道,与君坐卧领芳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由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下面将从诗作的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信息: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明河南信阳人,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因刘瑾用事辞官归乡,后以荐除中书。
  • 创作时间:《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的创作时间为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何景明任江西参议。
  1. 内容解读
  • 诗歌意象:诗中“主家花忆绣衣人”和“仙洞诗看玉树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他对友人高洁人格的赞赏。
  • 抒情主题:“未假霜威同索笑,却因丽藻独伤春”反映了诗人在欣赏梅花之美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哀愁。
  •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想象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梅花与人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1. 艺术特色
  • 风格特点: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 意境营造: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和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高洁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1. 文化价值
  • 历史地位:作为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作品,《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文学影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何景明的文学才华,也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
  • 思想内涵:诗中的梅花象征了高洁的人格和坚贞的爱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次韵永兴看梅见怀之作》不仅是何景明个人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