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猊春守帘儿暗,一点旧魂飞不起,几分影梦难飘断。
醒时恼见小红楼,朦胧更怕青青岸,薇风涨满花阶院。
浣溪沙 · 五更
介绍
《浣溪沙·五更》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深夜无眠、愁绪满怀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与李清照、辛弃疾合称为“南唐北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婉约派风格著称,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内心世界。其词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深受后世喜爱。
作品原文: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词中意境:全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深夜难眠时的心理状态。”微晕娇花湿欲流”形象地描绘了室内外景物的融合,使得室内外的气氛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簟纹灯影一生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绪,通过簟纹、灯影等细节,表达了词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寂寞。
情感表达:词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愁绪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例如,”梦回疑在远山楼”运用了梦境和实际环境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词人在梦中仿佛回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增添了一丝虚幻和遥远的感觉。此外,”残月暗窥金屈戍”中的”金屈戍”象征着远方,暗示着词人心中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和渴望。
艺术特点:纳兰性德的词语言华美,辞藻艳丽,但同时又不失深沉和含蓄。他的词往往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捕捉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此外,纳兰性德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传达词人的内心世界,使得词作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浣溪沙·五更》不仅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词篇,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它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