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

葳蕤锁落已千秋,当日无人燕燕愁。
被冷香消霜月夜,我来无梦亦登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是一组由清人洪繻所作,共两首的诗歌作品。这两首诗作于清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历史遗迹及文化传承的关注与思考。

洪繻的这组诗歌创作背景与历史关联紧密。《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其一)》中“葳蕤锁落已千秋”,表达了对燕子楼这座古老建筑的历史沧桑感;“被冷香消霜月夜”,则可能是指燕子楼在寒冷的月夜中依然散发着幽香,这种景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历史的沉静。《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其二)》中的“白杨红粉久成灰”,则可能是用来形容燕子楼经过时间的侵蚀,昔日的繁华已成往事;“太息岳阳鸿雁尽,楼头燕子不归来”,更直接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变迁的无奈和感叹。

从文化角度来看,《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寄托。通过这些诗句,人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影响后世的责任感。

《徐城西访燕子楼二首》作为清代文人洪繻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记录和赞美,更是一次文化与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诗句的学习与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还可以从中得到关于如何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