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蒸成万峰赤,悬崖洒遍猩血色。深箐万古无人行,只今道路开荆棘。
路在千山万山中,壑深无底涵虚空。藤萝尚带洪荒气,炮火横施开凿工。
开凿未已驱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手足作车尻作轮,狞雨盲风催转饷。
热气烁人成乳饴,冷气中人成僵尸。毒湿渍人为腐脾。
天惊地塌雷霆起,复有破石堕空糜躯肌。昔日中华全盛时,讨番役人人不知。
黄金布地士争赴,岂似今日驱人供熊罴。兵卒三千夫十万,中央南北搜罗遍。
弱者输赀壮输身,迭番践更急于电。闻道溪中产水晶,复企山中生金英。
可怜膏血换空地,一寸茸茸原野万骨撑。长林一过无日暧,危峰再去有冰块。
五月穿裘困雪山,万夫痛涕至天晦。问渠于此何不逃,渠言无处匿蓬蒿。
商鞅保甲诛连坐,惠卿手实吹毫毛。呜呼,闾阎何事求安堵,此间法比连环弩。
吉网罗钳匪所思,虎苛蛇敛不堪睹。相逢尽觉无人形,山头日作青磷青。
莫怨灾星散平地,试看炮雨穿林冥。
役夫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役夫行》是中唐时期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人民对战争的深刻感受和不满情绪,揭露了唐玄宗长期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在《役夫行》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比喻手段,使得诗歌具有深邃的艺术内涵和历史价值。首先,诗中的“尘埃不见咸阳桥”形象地描绘了连年征战导致的家园荒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其次,“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此外,“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则反映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以及农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这些深刻的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动荡时代的缩影,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役夫行》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的热切期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