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听读

我无车马客,亦乏丝竹情。虚堂听读书,四壁金石声。
秋风九霄外,常有黄鹤鸣。噌吰互相答,露下天地清。
人间尘俗耳,一洗笛笆筝。时闻吟李、杜,沧海吼长鲸。
时闻哦韦、柳,雪竹引银笙。琅琅诵坟典,天风吹琼英。
读书有馀乐,何必轩冕荣!独存千古意,可以语诸生。
「书中求大义,勿为泥功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堂听读”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还反映了他追求高洁、远离世俗喧嚣的人格理想。

《书堂听读》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体裁。其四言诗的形式,即每句有四个字,简洁而富有节奏感,这种形式易于朗诵,也便于记忆。通过重复的修辞手法和对仗工整的诗句,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幽书堂之中。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增强意境。《秋风九霄外,常有黄鹤鸣》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天空辽阔,黄鹤在高空中飞翔的画面,这样的自然景观与书中知识相互映衬,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向往理想的境界。同时,“人间尘俗耳一洗”更是强调了阅读对于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

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个人志向。如提到“沧海吼长鲸”,可能是借用了古代文人对海洋广阔无边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胸襟的宽广以及学问的深邃。又如提到的“欧阳询”,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事迹成为诗人精神追求的象征。

《书堂听读》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作,也是一部富含哲理的文化瑰宝,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