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柬张汝东

昔年哭君兄,君侄才弁髦。
别来今几载,君侄如我高。
门前松柏树,垂垂添须绦。
伊昔倚松人,墓草长蓬蒿!
言之心为摧,泪比鹿门涛。
当时同应试,气欲吞巨鳌。
岂料到今朝,末路如斯遭!
君兄已不知,君泪应滔滔。
生离与死别,秋风为怒号。
时事况已矣,身世随鸿毛。
背中无六翮,安能万里翱!
死者在黄泉,有时共号咷。
剑缺徐君树,笔挫班超毫。
凄风习习来,仰首望星旄。
不见故人面,常想故人袍。
倘见君兄子,勖之古贤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后柬张汝东》是清代诗人洪繻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洪繻通过描绘与张汝东的往事及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时光易逝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洪繻(生卒年不详),字云飞,号梦蝶,清代文学家,主要作品为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集中的《书后柬张汝东》是他晚年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
    昔年哭君兄,君侄才弁髦。
    别来今几载,君侄如我高。
    门前松柏树,垂垂添须绦。
    伊昔倚松人,墓草长蓬蒿!
    言之心为摧,泪比鹿门涛。
    当时同应试,气欲吞巨鳌。
    岂料到今朝,

  2. 创作背景

  • 《书后柬张汝东》创作于清康熙年间,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此诗作可能寄托了作者对友人张汝东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涯的回顾与反思。
  1. 艺术手法
  • 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押韵技巧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1. 情感表达
  • 通过对张汝东的描述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其成就的羡慕与敬仰。
  • 诗中的“门前松柏树”和“墓草长蓬蒿”等意象,寓意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1. 赏析鉴赏
  • 对于不熟悉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了解《书后柬张汝东》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艺术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深意。
  •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张汝东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变化,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书后柬张汝东》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与人文情怀的经典之作。通过深入阅读与研究,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