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暴风纪事

秋空怒涛涌不止,万籁怒号动万里。平分秋色何处看,海风吹立海弥弥。
海潮滂沛上冈陵,海岸邻居没风水。黑云蔽天天色沈,浮壒入云云气紫。
一路山川齐撼摇,千年树木群飞起。南北东西不可知,汹汹声从西北始。
予时道上匍匐行,碀礐礌礐砂砾倾。摐金伐鼓俨临敌,身欲赴前势难争。
皇皇避入人家坐,忽见千船、万船破。空际飘帆作纸飞,眼中老屋如箕簸。
六月、七月暴雨灾,谁知秋半暴风来!天意微茫不可测,天灾重叠下吾台。
嗟嗟陆危海亦惨,海陆无处非祸胎!问苍苍,有馀哀,天昏月黑惟尘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暴风纪事》是一首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诗歌。该诗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中秋夜晚海上风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诗人对天灾人祸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中秋暴风纪事》的作者是台湾沦陷后的诗人洪繻。他原籍福建南安,后移居台湾鹿港,其祖上由大陆迁移而来。在民族危机和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他的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故土文化的怀念。
  2. 诗歌原文与赏析:诗中的“秋空怒涛涌不止,万籁怒号动万里”等句子,生动地捕捉了中秋夜海上风暴的强烈震撼力。海风、海浪、乌云、雷电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狂风暴雨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无常。
  3.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诗歌代表,《中秋暴风纪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中秋暴风纪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历史的缩影。通过这首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