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寥落杂枯树,喷地一泉自东注。泉间茅舍覆僵石,水外疏杨当狭路。
野鸟时时啼向人,园林无主飞灰尘。到处病藜成瘦腊,入围荒草溷残茵。
游人来往悲丘壑,梧桐脱皮筠脱箨。两部曾无给廪蛙,一庭岂有乘轩鹤!
年来我过东郭门,郭外人家半空村。郭内人家半旷原,破碎门墙鸟雀喧。
其他凋零不可道,其故瑰怪良可言!自从事事效欧、美,街衢方罫划井里。
游吉毁家为当途,晏婴徙宅因近市。即看此地辟游场,小害亦同花石纲。
一草一木尽民力,有台有观皆民房。谬云此事同民乐,一夫为乐万夫哭。
黔首家家戴覆盆,金钱日日填卢谷。有人蒙羞像范铜,民膏民血涂身红。
此间差喜无此像,可怜尚带东洋风!就中园景方增筑,已无佳处豁心目。
况当官署纷奕棋,不免童山随翻覆。如今山水已邱墟,纤风缺月亦无馀。
园中不见三分竹,园外空过独辇车。
过彰化废公园感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彰化废公园感赋”并非一首公认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个可能的创作主题。关于该主题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诗人生平简介:洪繻是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光绪十七年(1891年),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年)乡试不中。
- 作品背景与内容:诗中提到的“废公园感赋”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次路过彰化废公园时所创作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公园的景象,包括榕树、泉水、茅舍等元素,以及园林无人维护,野鸟栖息等情况。
- 文学价值与影响:尽管“过彰化废公园感赋”并非广为人知的古典文学作品,但其创作背景和内容为研究地方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现象。
“过彰化废公园感赋”可能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创作的一首诗歌,虽然不是公认的经典之作,但对于研究地方文化和历史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