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行馆

候馆谁牵马,行厨祗食鱼。
异花惊绝域,修竹忆吾庐。
木客催寻药,波臣托致书。
一沤如许借,自足不求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湖行馆》是清代诗人胡承珙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宁静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创作时间:此诗的创作时间为清代,具体年份不详,但可推测为清末至民国初年之间。
  • 作者介绍:胡承珙,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清代诗人,以其作品《大湖行馆》著称于世。该诗作体现了他深邃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候馆谁牵马,行厨祗食鱼。异花惊绝域,修竹忆吾庐。
  • 注释解释:这首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开,每两句为一句,共八句。首二句“候馆谁牵马,行厨祗食鱼”描绘了一种简朴的生活场景,即在等待驿站的人马到来时,仅有的食物便是鱼。第三四句“异花惊绝域,修竹忆吾庐”则表现了对于远方异花的惊艳以及对家乡竹林的思念。整体上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1. 诗意赏析
  • 生活写照: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简单的饮食和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
  • 艺术特色:胡承珙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善于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哲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
  1.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大湖行馆》作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风雅情趣,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诗歌风格的珍贵资料。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清新脱俗、回归自然的主题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艺观念上。
  1. 现代应用与传承
  • 现代传播:虽然这首诗在当代可能不如一些流行诗歌那样广为人知,但在文学研究和传统节日庆典中仍有一定的传承价值。
  • 教育意义:通过对《大湖行馆》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大湖行馆》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诗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