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犹闲此夜心,低徊旧犬在修林。
听风远激霜榛劲,篝火寒依土锉深。
细雨软绵欺酒力,短歌愁绪剧蛩吟。
暮年棒檄翻多事,不信前人有陆沈。
冬夜石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石庄》是清代诗人胡承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
胡承诺,字君信,号石庄,明末清初湖北天门人。他的生活轨迹颇为独特,从入清不仕到最终辞归,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顺治十二年,他曾部铨县职,但不久即告辞职,后于康熙五年被征入都,次年返京未几便归隐乡间。这段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个人特色。
《冬夜石庄》作为胡承诺晚年的作品,其内涵丰富,情感深沉。诗中通过描绘冬夜的宁静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体验,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缅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听风远激霜榛劲”,形象地传达了冬夜中风吹过林间的声响,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而“细雨软绵欺酒力”,则描绘了细雨绵绵,似乎连带着酒力也变得软弱无力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对此感到忧虑。胡承诺作为一位明末清初的读书人,他的这种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同时,诗中的“暮年棒檄翻多事”一句,也透露出他对前人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冬夜石庄》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更是了解胡承诺及其时代的一扇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