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语当年共采芹,秀才味永齿犹芬。
惟聋与瞆谁怜我,强记多闻合让君。
健说着书忘岁月,感怀锁院冷风云。
墓门宿草悲高士,太息登龙冠一军。
赠张君子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张君子惠》是清朝诗人祝廷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和创作背景:
作品原文:
承语当年共采芹,秀才味永齿犹芬。
惟聋与瞆谁怜我,强记多闻合让君。
健说著书忘岁月,感怀锁院冷风云。
墓门宿草悲高士,太息登龙冠一军。作品译文:
回忆起当年一同考取功名的同伴们,他们都是才华出众的秀才,如今虽然年岁已高,但风采依旧。我虽然双耳失聪,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朋友的关心却从未减少。在漫长的写作和研究生涯中,我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专注于学问和历史的探索。面对曾经辉煌一时的学府,现在只剩下落寞和荒凉的景象。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祝廷华在科举成功后,与同榜进士张君一起度过的青年时光。当时两人都才气出众,共同追求着学术和仕途上的成就。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已经年迈体衰,而张君或许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深深的敬畏以及对于现实社会的种种忧虑。
作者介绍:
- 祝廷华(1870—1939),字丹青、丹卿,号毅丞、晚号愚山铁叟,是江阴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书画家,擅长诗文和书法。在他的一生中,他热衷于家乡的事务,并创办了陶社诗社,担任社长,还编纂了《江上诗钞正补编》等著作。
《赠张君子惠》不仅体现了祝廷华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学的魅力和历史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