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登楼看明月,云泥快睹飞鸿迹。
刘郎前度已题无,幽兰忽又生山泽。
咫尺龙门千万重,憾余未识荆州宅。
□□之交非偶然,尺素传来喜盈额。
人言薄宦太无聊,君独悠然作诗伯。
人言美玉当求沽,君独夷然守清白。
渭水飞熊入梦迟,钓竿遥映珊瑚赤。
人生遭际会有时,未至其时姑敛翮。
骥虽老矣怀壮心,兴酣题句赋即席。
随风咳吐气轩昂,字向纸上皆着力。
名方隽旨腕下奔,能使江花开顷刻。
北海尊罍晋寿觞,南山松柏钦标格。
笙磬同音德不孤,琼琚下贲心实获。
世事纷纭争鹬蚌,吾侪觞咏忘主客。
更迭唱和效吴侬,将来奚止诗篇百。
寄情山水恣遨游,沧桑世变忧尽释。
感君折简赠瑶章,愧无翰藻侍晨夕。
先河家学启雕龙,文心似水深千尺。
九老题诗未补图,访求名墨予之责。
图成分咏待诸贤,捧持笔砚甘为役。
叠韵和刘国襄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韵和刘国襄先生》是一首由近代诗人祝廷华创作的古诗。下面对这首诗作一简要介绍:
- 作者简介:
- 祝廷华,近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个人情怀的抒发。
诗歌原文:
昨夜登楼看明月,云泥快睹飞鸿迹。
刘郎前度已题无,幽兰忽又生山泽。
咫尺龙门千万重,憾余未识荆州宅。诗歌内容解析:
- “昨夜登楼看明月”: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的情景,明月高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思考。
- “云泥快睹飞鸿迹”:暗喻了时间流逝之快,同时也暗示着希望或目标虽远大却终将实现。
- “刘郎前度已题无”:借用历史人物刘郎(即刘秀)的前度,来表达一种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 “幽兰忽又生山泽”:用幽静的兰花生长在山泽之中,象征生命力的顽强和环境的适应性。
- “咫尺龙门千万重”:比喻距离虽然近,但实际困难重重,难以逾越。
- “憾余未识荆州宅”:遗憾自己未能真正理解或达到某种境界,如荆州宅那般的理想状态。
-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历史及现实的种种感慨。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易于记忆。
- 意象丰富:诗中融入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 文化背景:
- 晚清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文人墨客普遍关注时代脉搏与社会问题。
- 文学风格:结合古典诗词的传统形式与现代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貌。
- 历史意义:
- 反映社会状况:通过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 启迪后人:作为近现代作品,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叠韵和刘国襄先生》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更是一部能够引起读者深思的历史见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