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塘栖

人家临水启柴扉,生计年年付钓矶。
野艇过桥波影乱,长廊遮路屐声稀。
云阴不散禁寒定,鸦阵难高带湿飞。
徙倚风前意无限,篷窗间对雨霏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过塘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诗人胡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胡敬,字以庄,号书农,浙江仁和人,是清代的诗人兼政治家。他的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到侍讲学士的仕途变化,并在诗文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

  2. 诗歌原文

人家临水启柴扉,生计年年付钓矶。  
野艇过桥波影乱,长廊遮路屐声稀。  
云阴不散禁寒定,鸦阵难高带湿飞。  
徙倚风前意无限,篷窗间对雨霏微。  
  • 第一联:描写了诗人家门前临水的景色以及每年不变的钓鱼生活。
  • 第二联:展现了过桥时水面上的波纹与长廊下稀少的脚印。
  • 第三联:描述了天气阴沉,云层密布,寒冷的气息难以散去的景象。
  • 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在风中徘徊时的无尽思绪以及对雨天的感慨。
  1. 诗歌赏析
  • 胡敬的这首《雨过塘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诗中的“人家临水启柴扉”与“生计年年付钓矶”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平淡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 “野艇过桥波影乱,长廊遮路屐声稀”两句,生动地捕捉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静谧与动态美。波光粼粼的湖面和稀疏的脚步声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 “云阴不散禁寒定,鸦阵难高带湿飞。”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气氛,云层厚重,鸦群低飞,增添了一份压抑感。
  • “徙倚风前意无限,篷窗间对雨霏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雨中景致虽美,但心境却有些复杂和无奈。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诗人可能曾在塘栖地区居住或游览,因此对当地的景色和人文有较深的体验。
  1. 艺术特色
  • 胡敬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善于利用细节来展现情感,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 在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押韵形式,节奏感较强,读来朗朗上口。

《雨过塘栖》是胡敬的一首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江南水乡生活的感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