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东平州城

入城才数里,行尽又荒郊。
春浅树阴薄,路歧车辙交。
乱山迎马首,斜照入鞭梢。
一宿投村店,风吹屋上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东平州城》是清代诗人胡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行至东平州城时的感受和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为清代。
  • 作者信息:胡敬,浙江仁人。
  • 作品形式:诗歌,采用五言律的形式进行表达。
  1. 诗歌原文
  • 入城才数里:刚进入东平州城,不过几里地。
  • 行尽又荒郊:继续前行,来到了一片荒芜的郊野中。
  • 春浅树阴薄:春天虽已来到,但树荫尚浅,显得有些凄凉。
  • 路歧车辙交:道路错综复杂,车辙纵横交错。
  • 乱山迎马首:远处的山峦似乎在向马匹招手。
  • 斜照入鞭梢:夕阳斜照在马鞭之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一宿投村店:夜幕降临时,诗人选择了一个村庄投宿。
  • 风吹屋上茅:夜晚,微风吹动屋顶上的茅草,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入城才数里,行尽又荒郊。春浅树阴薄,路歧车辙交”等句子,生动描绘了诗人初入城的情景和之后的荒凉感受。
  •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文学价值:《过东平州城》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 历史地位:在文学史上,此诗作为清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1. 现代视角下的重新解读
  •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东平州城》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时代记忆。它让我们能够窥见过去的生活面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个人成长的反思: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也可以作为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变迁。

《过东平州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清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美好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