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浦秋稼

旅舍欢悰几日违,人琴忽已痛俱非。
河汾讲席空成梦,槜李家山尚待归。
剩有清风悲马磨,转多遗累念牛衣。
方干罗隐同君恨,魂魄无劳怨棘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浦秋稼》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茹纶常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离世的哀思和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茹纶常,字文静,号容斋,别号簇蚕山樵。他是一位监生,以《容斋诗集》留名后世。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赏析与内心情感的抒发。

  2. 作品原文
    旅舍欢悰几日违,人琴忽已痛俱非。
    河汾讲席空成梦,槜李家山尚待归。
    剩有清风悲马磨,转多遗累念牛衣。
    方干罗隐同君恨,魂魄无劳怨棘闱。

  3. 创作背景:据记载,在清乾隆二十七年(1769),茹纶常与朋友浦镗一起到京城应试。然而,在抵京后不久,浦镗便因疾病而离世,两人一同操办他的丧事,往返于京嘉之间七八次之多。这次经历让茹纶常深感悲痛,并激发了他创作《挽浦秋稼》这首诗的灵感。

  4. 作品鉴赏:《挽浦秋稼》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世界。例如,“人琴忽已痛俱非”表达了作者对失去挚友的深深哀伤;“河汾讲席空成梦”则反映了诗人对昔日师生情的怀念;“槜李家山尚待归”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作。

《挽浦秋稼》不仅体现了茹纶常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友情、家庭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在逆境中保持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