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祠题壁

寂寞城南土一丘,野梅零落水云愁。
生无木石填沧海,死有祠堂傍弇州。
同谷七歌才愈老,《秣陵》一曲泪俱流。
兴亡忍话前朝事,江总归来已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梅村祠题壁》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怀念。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洪亮吉,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卒于嘉庆五年(1800年)。作为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广泛流传,被后人传颂。
  1. 诗歌原文
    寂寞城南土一丘,野梅零落水云愁。生无木石填沧海,死有祠堂傍弇州。同谷七歌才愈老,《秣陵》一曲泪俱流。兴亡忍话前朝事,江总归来已白头。

  2. 诗歌解析

  • 意境描写:《吴梅村祠题壁》通过描绘城南荒土、野梅凋零的景象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以“寂寞”和“水云愁”等词汇,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孤独感。
  • 象征含义:诗人将自己比作没有木石可以填补的大海,表达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和无奈。同时,死后有祠堂傍着的表述,暗示了生前的功绩和影响力将得到后世的认可与纪念。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生死,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回忆与前朝的历史人物江总的故事,表达了对于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对于前辈的敬仰。
  1. 艺术特色
  • 韵律严谨: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格式,每句七个字,平仄押韵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 意象生动:诗中选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都极具象征意义,如“野梅”“水云”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还深化了诗歌的内涵。
  • 情感真挚:诗人洪亮吉在这首诗中展现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回忆,流露出对过去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展望。

《吴梅村祠题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