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祠三十韵

黄屋衣裳古,朱轩日月中。
九共谁第一,四岳誉佥同。
大泽思神降,元臣翊运隆。
陈谟归至道,弼教本和衷。
职亦勤虚听,心期辟圣聪。
曰稽符二典,钦若佐司空。
永执刑无赦,群推法至公。
喑丞初立禁,瞽瞍愿持躬。
瓜削看孤立,蟊强敢内讧。
两朝天屡荐,三杀帝无功。
父子吁谋合,君臣精一通。
神方歆石纽,禅已谢诸冯。
云鸟搜官纪,山龙仰法宫。
趋庭原震肃,网俗自恢洪。
唐传留吁咈,羲篇续旅丰。
勋将十世宥,律本累朝崇。
六蓼亡何忽,萧曹创岂工。
遂令常叙失,已见簿书丛。
汉典频传赦,流民屡致恫。
以威能克爱,惟狱始兴戎。
世系差仟李,家声混伯虫。
甄衰封未续,布起迹犹雄。
礼乐云孙守,坟祠木德终。
荒原余庙貌,古壁绘青红。
揖让熊罴虎,森严松柏桐。
讹方夔一足,业比舜重瞳。
历殿思成续,瞻筵沐古风。
居人留宿火,行客荐新{麦丰}。
气已殊光岳,声还振聩聋。
徘徊有余叹,五百见知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皋陶祠三十韵》是清代诗人洪亮吉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皋陶祠的景象及其在文化和历史上的重要性。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诗歌原文
    黄屋衣裳古,朱轩日月中。
    九共谁第一,四岳誉佥同。
    大泽思神降,元臣翊运隆。
    陈谟归至道,弼教本和衷。
    职亦勤虚听,心期辟圣聪。
    曰稽符二典,钦若佐司空。
    永执刑宪柄,高居庙貌中。

  2. 诗歌翻译与赏析

  • 内容解读:诗歌以“皋陶祠”为题,通过对祠堂的装饰、地位以及历史贡献的描述,表达了对皋陶这位古代圣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制度和宗法观念。
  • 艺术风格:洪亮吉的诗歌语言精炼,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文化意义:作为清代的杰出诗人,洪亮吉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传承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诗歌结构分析
  • 诗歌从描述祠堂的建筑特色开始,逐步过渡到对其历史意义的阐释,最后回到对诗人情感的抒发。结构上呈现出由外而内的层次感,使得诗歌主题更加鲜明。
  • 通过对“黄屋衣裳古”、“朱轩日月中”等意象的运用,诗歌构建了一个充满古典美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庙堂之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稽符二典”和“钦若佐司空”等典故的引用,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其更具哲理性和启示性。

《皋陶祠三十韵》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诗。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阅读并研究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