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曲

溪西月不华,溪北桃无花。风光只落溪南路,和月和花筑楼住。
花枝二月人二旬,楼高一层春一分。溪光已隔画桥影,柳色自斗疏阑春。
岸云凝红水云白,总逊春衫好颜色。百花开处百禽鸣,楼上添衣楼下行。
寻芳肯到春溪口,堤上行人学垂手。放船肯过长河湄,墙头女儿仿画眉。
画眉尚避春莺见,照鬓都疑水禽羡。镜里浓云晓上头,竹中轻粉宵匀面。
春幡亲制初护见,楼角三面悬玲珑。眸迎深馆迢迢绿,手展文窗扇扇红。
星疏夜久愁犹立,露冷草香虫尚蛰。百饼薰笼总厌烧,启帷试放生香入。
消息今年异往年,客巢新定故巢迁。愁边晓泪疑含露,望里春潮已接天。
伤春曾到春台畔,笼鸟生疏茶敢唤。背客亲移北户镫,呼鬟更掩重门扇。
短短疏篱漠漠尘,沿溪楼阁对墙身。缘知溪路经三折,只共波光住浃辰。
可怜门左闲亭坞,三月谁为众香主。抛客年光誓不停,迷人草色寻应苦。
一样扁舟去未还,五湖踪迹异三山。春来依旧花千树,梦醒空愁月一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溪南曲》是清代诗人洪亮吉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溪南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溪南曲》:

  1. 作者简介
  •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浙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经学家、音韵学家和训诂学家。
  •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于音韵学,对古籍有着深厚的研究。他的诗歌创作以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为主,兼擅散文和小说。其著作涉及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
    溪西月不华,溪北桃无花。
    风光只落溪南路,和月和花筑楼住。
    花枝二月人二旬,楼高一层春一分。

  2. 诗歌赏析

  •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溪南一带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象。首两句“溪西月不华,溪北桃无花”通过对比,展现了溪西与溪北的景色差异。接着,“风光只落溪南路,和月和花筑楼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选择在此筑楼定居。
  • “花枝二月人二旬,楼高一层春一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开正盛时,人们也迎来了新的生活阶段。诗中的“柳色自斗疏阑春”则生动地勾勒出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溪南曲》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作不仅值得欣赏,更是理解清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扇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