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绿已穷,岩扃忽重闭。
日华与山翠,层叠川上腻。
前村爨烟好,穿此石林细。
一径山雨来,寥寥入秋气。
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洪亮吉,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其家族历代都有文人墨客,这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亮吉的生平和成就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作品原文及解读:
- 诗句“瓜花黄无端,被此一川绿”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瓜花的黄色与绿色相间,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野画面,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清新和宁静。
- “晨凉把竿好,闲坐此溪曲”则表现了作者在清晨凉爽的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陆行富桑麻,水行富菱芡”两句,描绘了不同水域带来的农作物,显示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努力。
- 文化背景:
-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文化极为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来欣赏自然,这是非常难得的情感表达。
洪亮吉的《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在内容上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清代的诗歌风格,也能够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