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不寐怀直夫

几年踪迹赋江蓠,四海论交说共谁。
别后更无诗可读,近来惟有月相随。
曾游五岳君真健,不负千秋我所思。
记取长安风雨夜,一樽清对数吟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夜不寐怀直夫》是一首描写失眠之夜的诗,由明末清初的湖南衡阳人唐树义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树义,字子方,贵州遵义人,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后授湖北按察使,在德安、滠口等地与太平军交战。兵败后金口失守,唐树义因战败而遭贬谪。他晚年隐居于石船山,闭门著书,自号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
  1. 诗词原文
    客睡只如此,其如夜久何。
    古人方秉烛,吾意欲高歌。
    坐贾喧开闸,行人唤渡河。
    披衣揽春色,征路感蹉跎。
  2. 诗词赏析
  • 首句“客睡只如此,其如夜久何”,描绘了一个孤独夜晚,客人只能独自忍受着漫漫长夜。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失眠中的感受,有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寂寞。
  • “古人方秉烛,吾意欲高歌”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他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表达出一种超越常人的决心与勇气。
  • “坐贾喧开闸,行人唤渡河”则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市场景象,商人忙碌地交易,行人呼唤渡船,这些细节丰富了诗歌的层次。
  • “披衣揽春色,征路感蹉跎”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春色的诱惑和路途的艰辛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舟夜不寐怀直夫》不仅以其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因其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研究明清之际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