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族兄钱江

浓华馆里共周旋,长我居然三十年。
蜡屐寻山娴相地,缊袍入座侈谈天。
研经王济爻吞《易》,闭户袁安爨绝烟。
惆怅人群容易谢,累侬弱妹也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族兄钱江》是清朝诗人夏伊兰的诗作。夏伊兰,字佩仙,是钱塘人,有《吟红阁诗钞》。下面对这首诗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夏伊兰,字佩仙,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族中有多位文人学士。她的诗才横溢,作品广受欢迎。
  1. 诗词原文
  • 浓华馆里共周旋,长我居然三十年。
  • 蜡屐寻山娴相地,缊袍入座侈谈天。
  • 研经王济爻吞易,闭户袁安爨绝烟。
  1. 诗词翻译
  • 在浓华馆里我们互相交往,已经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
  • 我穿着棉衣在山中寻找适合的地方,而你身着长袍大谈特谈天文地理。
  • 你精通《周易》,像王弼一样能将其中的深意融会贯通,而我则像袁安一样静心修炼,超脱尘世喧嚣。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夏伊兰的家族背景有关,她可能是在家族聚会或者文人雅集上所作。在这样的场合下,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1. 名家点评
  • 虽然关于《哭族兄钱江》的详细评注和解析较少,但这首诗反映了清代中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它展示了作者与族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文化、哲学上的探讨和交流。
  1. 轶事典故
  • 诗中的“蜡屐寻山”和“缊袍入座”等意象,可能来源于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描述。这样的细节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1. 作品赏析鉴赏
  • 《哭族兄钱江》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哭族兄钱江》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的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把握清代文学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