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梵刹倚丹霄,拂座幡幢影乱飘。
挟到天风喧佛呗,聚将香市杂尘嚣。
山沈磬响清逾远,云冱炉烟冷不销。
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
春日侍家慈天竺礼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侍家慈天竺礼佛》是清代诗人夏伊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佛教场景图。夏伊兰,字佩仙,钱塘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其作品《吟红阁诗钞》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夏伊兰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了一座静谧的佛寺中。首句“何年梵刹倚丹霄”描绘了佛寺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接着,“拂座幡幢影乱飘”则生动地表现了信徒们虔诚地祈祷时的场景,以及随风飘扬的幡旗,增添了一股神圣的气息。
诗中还提到了“挟到天风喧佛呗”,这里的“天风”象征着佛祖的慈悲与智慧,而“喧佛呗”则表达了信徒对佛法的虔诚追求。紧接着,“聚将香市杂尘嚣”描绘了信徒们聚集在寺庙中烧香拜佛的热闹场面,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影响。
诗的最后一句“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这一神圣时刻的愿望。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同松篁与笙箫的和谐共鸣,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春日侍家慈天竺礼佛》不仅是一部描写佛教场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作者夏伊兰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宗教、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