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梵刹倚丹霄,拂座幡幢影乱飘。
挟到天风喧佛呗,聚将香市杂尘嚣。
山沈磬响清逾远,云冱炉烟冷不销。
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

春日侍家慈天竺礼佛

何年梵刹倚丹霄,拂座幡幢影乱飘。

挟到天风喧佛呗,聚将香市杂尘嚣。

山沈磬响清逾远,云冱炉烟冷不销。

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

注释:

  1. 何年梵刹倚丹霄:何时的寺庙依傍在红色的天幕上。梵刹,佛教用语,指寺院或佛塔。
  2. 拂座幡幢影乱飘:拂动着座位上的幡幢,其影子在空中四处飘扬。
  3. 挟到天风喧佛呗:伴随着天上的风声,佛寺里响起了诵经的声音。
  4. 聚将香市杂尘嚣:聚集着热闹的集市和各种喧嚣。
  5. 山沈磬响清逾远:山中的磬声清澈而悠扬,传得很远。
  6. 云冱炉烟冷不销:云雾笼罩下的炉烟寒冷而不消散。
  7. 我欲题诗参震旦:我想用诗来表达我对震旦(指中国)的敬仰之情。
  8. 松篁戛韵类笙箫:松竹之声清脆悦耳,如同笙箫乐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天竺寺礼佛场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了天竺寺的宁静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震旦(指中国)的敬仰之情。
    首句“何年梵刹倚丹霄”,以提问的形式开篇,引出下文的回答。诗人通过对天竺寺的描述,展现了其古朴庄重的氛围。
    接下来三句“挟到天风喧佛呗”,“聚将香市杂尘嚣”,“山沈磬响清逾远”,进一步描绘了天竺寺的宁静与庄严,同时也展现了集市的热闹与喧嚣。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天竺寺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我欲题诗参震旦,松篁戛韵类笙箫”,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期许。他想要用诗来表达对震旦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希望诗歌能够像松竹一样清脆悦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