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有才德反损。无非亦无仪,动摇古训典。
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不见《三百篇》,妇作传匪鲜。
《葛覃》念父母,旋归忘路远。《柏舟》矢靡他,之死心不转。
自来篇什中,何非节孝选。妇言与妇功,德亦藉兹阐。
勿谓好名心,名媛亦不免。女子在室时,承欢职难谢。
及长事舅姑,或难依亲舍。孩提至及笄,廿年时颇暇。
行宜奉杖屦,食宜罗酒炙。有女即当儿,服劳亲所藉。
此时不努力,终身责难卸。他年纵思亲,往来联姻娅。
顾此转失彼,孝思终假借。膝下乐融融,一刻千金价。
纵言至于斯,慄慄心胆怕。所以北宫女,懿行昭华夏。
环瑱都屏撤,老死誓不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偶成》。
我们来看诗的原文:
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有才德反损。无非亦无仪,动摇古训典。
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不见《三百篇》,妇作传匪鲜。
《葛覃》念父母,旋归忘路远。《柏舟》矢靡他,之死心不转。
自来篇什中,何非节孝选。妇言与妇功,德亦藉兹阐。
勿谓好名心,名媛亦不免。女子在室时,承欢职难谢。
及长事舅姑,或难依亲舍。孩提至及笄,廿年时颇暇。
行宜奉杖屦,食宜罗酒炙。有女即当儿,服劳亲所藉。
此时不努力,终身责难卸。他年纵思亲,往来联姻娅。
顾此转失彼,孝思终假借。膝下乐融融,一刻千金价。
纵言至于斯,慄慄心胆怕。所以北宫女,懿行昭华夏。
环瑱都屏撤,老死誓不嫁。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的含义:
- 人生品德和才能,两者兼备才是好的。单独评价女性的才情,持论往往相互矛盾。
- 有德行的人才能包容各种事情,而有才能的人反而容易受损。没有错误也不需要遵循规范,这会动摇古代的教诲。
- 我的想法与此不同,这种观点非常狭隘。因为看不到《诗经三百篇》里,妇女们的作品并不少见。
- 《葛覃》歌颂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返回家乡时忘记了离家的遥远。《柏舟》发誓不再改变心意,直到死亡也不改变初衷。
- 自古以来的作品里面,哪不是节操和孝顺的选择?妻子的话语和丈夫的工作,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美德的。
- 请不要认为好名声是重要的,即使是美女也不能避免。女性在出嫁前的日子,她的责任是难以推辞的。
- 等到长大后开始侍奉丈夫的母亲或父亲,可能很难依靠亲人的居所生活。从小孩到成年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年,那时候她有很多空闲时间。
- 出行时应该携带拐杖鞋子,饮食方面应该摆上酒肉等美食。有女儿的话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以此来尽孝道并得到亲人的依赖。
-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努力,将来要承担起责任是非常困难的。以后如果思念亲人,可以互相婚配成为亲戚。
- 但是这样做却会失去另一方面的好处。即使如此,孝道思想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母亲膝下的欢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 纵使这么说,内心也会感到恐惧不安。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北朝的宫女,她们的品行也是值得赞扬的。
- 环瑱等珠宝都被摘下来,到了老年坚决不嫁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元稹对女性地位的看法。他认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应该只被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同时,他也指出,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行动,而不是完全依赖家庭或社会。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有力,表达了他对女性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压力,以及人们对于传统观念的坚守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