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酬仰菶斋

连日浓阴颇闷人,今朝晴霁称韶春。
盘蔬草草浑无味,诗笔翩翩剧有神。
绿水漫分清与浊,彩幡休辨假和真。
愁予将泛长江艇,难见丹青取次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日酬仰菶斋》是清代诗人夏炜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夏炜如,字永曦,咸丰四年甲寅恩贡。少孤力学,尤擅词章,为李养一高足弟子。光绪三年,重游泮水,年七十九卒。他的作品有軥录斋集。其生平事迹在邑志中传文苑记载。
  2. 创作背景:《同日詶仰菶斋》的成诗背景,是在连日浓阴颇闷的情况下,忽然迎来晴霁之春日的美景。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愉悦与对美好景色欣赏之情的七言律诗。
  3. 诗句原文:《连日浓阴颇闷人,今朝晴霁称韶春。盘蔬草草浑无味,诗笔翩翩剧有神。绿水漫分清与浊,綵幡休辨假和真。愁予将泛长江艇,难见丹青取次新。
  4. 赏析与鉴赏: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连日浓阴颇闷人,今朝晴霁称韶春”,直接描绘了天气由阴沉到晴朗的变化,表达了诗人从沉闷中解脱出来的愉悦感。接下来的“盘蔬草草浑无味,诗笔翩翩剧有神”两句,则通过对比日常的平淡与诗歌创作中的灵感迸发,强调了艺术创造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5. 文学价值:夏炜如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此外,此诗的流传也反映了清代文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6. 艺术特色:夏炜如在《同日詶仰菶斋》中运用了精湛的修辞技巧和独特的意象组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邃的艺术内涵。特别是诗中对自然界景物的细致描绘,以及对诗人情感状态的精准捕捉,都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同日酬仰菶斋》不仅是夏炜如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精湛的写作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