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炜如
【译文】 儒生爱古,易成癖,每因得意辄浩歌。姒鼎子盘不易见,心奢其奈生迟何。 偶逢数字亦珍閟,向彝鄀敦高阳戈。微茫跟肘辨屈曲,细加抉剔勤揩磨。 拓如蝉翼绕影响,友朋动色夸蒐罗。岂知岐阳石鼓今尚在,点画苍劲形巍峨。 鸿文自合显当代,至宝讵忍埋荒阿。肃然大学高位置,无人闯室奚烦呵。 我嗟杜门眼未识,只凭纸本分真讹。浑如玉箸体奇俊,非复囷蠢侪碧蝌。 浩如江潮拥断岸,奔走蛟鳄翔鼋鼍。残如朽株卧沙际
金山怀古 金山崚嶒一拳石,乃能锁钥万里之奔流。长空苍茫鹳鹤下,惊涛飒沓鼋鼍浮。 伊余摄衣上绝顶,江天有阁凌高秋。凭阑眺远意何极,俯仰千载增烦忧。 卢循幺麽不足数,游魂海峤丛戈矛。鲸鲵磨牙吮膏血,黔黎束手遭虔刘。 蔓延闽浙气弥壮,溯潮夜闯南徐州。伟哉寄奴起徒步,扫除大憝如决疣。 江波澄清海氛绝,劲兵北府雄无俦。承平岁久武备弛,喜谭翰墨羞兜鍪。 青磷白骨未尽掩,徙薪曲突无良谋。江海咽喉不思扼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湖南澧州,观赏《澧塘先生习静图》有感而作的。作者在图中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乌云压山、风狂浪涌;长鲸撇空、老蛟伏地;刹那声停、势亦敛形;屏翳卷旆、阳侯逃遁;万里一镜、孤月悬霄。诗中描绘了一幅幅动与静的对比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动静相倚相生的哲学思想的认识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看淡、向往神仙生活的豪情壮志。 【注释】 1. 黑云压山:形容云雾弥漫,笼罩着山峰。 2
这首诗是韩愈的《石鼓歌》,全诗共十句,每句都充满了豪迈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宣王英猛绍先烈,少康殷武谁能过。削平僭乱铲槎蘖,譬彼骨角逢切磋。 - 宣王英明勇猛,继承了祖先的遗志和光荣传统; - 少康和殷武都是伟大的领导者,他们能够平定叛乱,铲除奸邪; - 比喻骨节之间的相互磨擦,就像彼此之间相互切磋一样。 2. 坐朝侯卫致藩镇,螺舟万里淩鲸波。春蒐车马策群力
【注释】 庚午:清高宗乾隆六十六年,即公元1791年。 次儿:指作者儿子。适园:在京城西直门外,是当时文人雅聚之地。 青眼:指对人以青白眼相待。这里指有知友的赞赏。 儒行:指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 忼慨:慷慨激昂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儿子带回两枝红梅,因惧风寒而未能插瓶观赏,后因强吟新句而引起感慨,遂作此诗记之。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情韵悠扬含蓄,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生活、友情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译: 我二十左右时,才见到草堂叟。 他秀美的眉毛,红润的脸庞,白发纷然覆盖在头。 他的言谈举止,既诚恳又恳切,赞美之辞从不曾停止。 屈指计算,已经过了两周年,他一直奔波在风尘之中。 你已归道山,我仍然无所取。 感叹我们共同的期待,心中充满了感概。
这首诗由章芸台所作,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丛丛原上华,蔼蔼含春烟。 - 诗句描述了原上的繁花似锦,春风吹过带来清新的雾气。 2. 泠泠涧中水,猗猗漾沦涟。 - 诗句描绘了清澈的溪水在山涧中流淌,泛起涟漪。 3. 灵境窈以旷,韶华清且妍。 - 诗句形容这片景色幽静而又辽阔,春天的美丽又清新又美丽。 4. 章君我畏友,隽上超群仙。 - 诗人对章君表示敬服
诗句原文: 杏花将放雨声酣,且复西窗剪烛谭。等是有家归未许,羡君犹得在江南。 注释: - 杏花将放:杏树的花即将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雨声酣:雨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非常响亮,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 西窗剪烛谭:晚上在西窗下,借着蜡烛的微弱光芒谈论诗文或心事。 - 等是有家归未许:表达了一种期待却又不得不等待的心情,可能是指某种事业或学业上的进展尚未完成。 - 羡君犹得在江南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李流芳的《题秋水先生遗照》。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秋水名将孙,风雅乃无比。 忆我识面初,髧髦垂及耳。 器宇颇高岸,骖驹角盈咫。 稍长颇劬学,矻矻事砻砥。 避俗遇敌雠,爱古在骨髓。 哦诗岁成帙,泼墨日数纸。 声名渐四播,生计欻中圮。 人情为戚戚,君意顾尔尔。 不畏业就凋,而恨技止此。 行书盛晋代,禊帖备众美。 誓必追其踪,千本写不巳。 岂知甫逾年,与世异途轨。 右军发奇妒,六丁下云里
第一首 仙人已返白云乡,遗迹犹留翰墨香。 摄取江山真面目,岂徒苍秀匹倪黄。 注释:仙人已经回到了白云之乡,他的遗迹还残留着笔墨的香气。我试图描绘出江山的真实面貌,难道只是为了与倪瓒、黄公望相比美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戴醇士归隐生活的赞美和怀念。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第二首 苍松翠竹映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