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山风怒号,沧溟郁拂生波涛。
长鲸撇空老蛟伏,贝阙震荡珠宫摇。
刹那声停势亦敛,屏翳卷旆阳侯逃。
澄鲜万里平一镜,荧荧孤月悬层霄。
乃知动静本相倚,断不判若东西曹。
伊人谛观得真旨,屏除嗜欲祛尘劳。
养元以和守以一,泊尔便欲淩松乔。
回思少年负意气,拟攀丹鷟鞭金鳌。
珊珊仙骨身自有,蓬莱弱水原非遥。
一朝翻然辄舍去,有若俊鹘离旋绦。
苍山之颠古松顶,清风飒飒天寥寥。
下观鸴鸠尔何拙,枋根榆底纷周遭。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湖南澧州,观赏《澧塘先生习静图》有感而作的。作者在图中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乌云压山、风狂浪涌;长鲸撇空、老蛟伏地;刹那声停、势亦敛形;屏翳卷旆、阳侯逃遁;万里一镜、孤月悬霄。诗中描绘了一幅幅动与静的对比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动静相倚相生的哲学思想的认识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看淡、向往神仙生活的豪情壮志。
【注释】
- 黑云压山:形容云雾弥漫,笼罩着山峰。
- 沧溟郁拂:大海波澜汹涌。
- 长鲸撇空:形容大鲸鱼腾空而上,气势磅礴。
- 贝阙(biè):传说中的仙宫名,用贝壳砌成,形状像宫阙。
- 震旦:指中国。
- 屏翳:神话中的一种神兽,传说它能遮天蔽日。
- 阳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或怪物。
- 澄鲜:清澈明亮。
- 荧荧: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
- 断:极。
- 东西曹:东汉时以班固为校书郎,称校书为“东曹”;司马相如为文园令,称文园为“西曹”。这里借指文坛。
- 伊人:即作者自己,代称对方。
- 真旨:真实的道理。
- 屏除嗜欲:消除欲望。嗜欲:贪欲。
- 养元:保养元气。
- 守以一:保持纯真。
- 泊尔:如此,这样。
- 凌:高出,超过。
-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两位仙人,都是修道成仙的人。
- 弱水:传说中一条从西边流到东边的大河,叫弱水。
- 翻然:改变原来态度,彻底转变。
- 俊鹘(hú)离旋绦(tāo):形容鸟儿飞翔得快,像骏鹰展翅高飞。鹞子。鹞鹰的尾巴,也叫做“鹞尾”,比喻迅速飞走的样子。
- 苍山之颠古松顶:在山上的山顶上长着一棵古老的松树。
- 清风飒飒:形容风吹的声音非常清脆、响亮。
- 鸴鸠(yī jū):即鸴鶒,一种水鸟,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体态优美,羽毛洁白。
- 枋(fāng)根:树木的主干部分,泛指树木,也可泛指树干。
- 纷周遭:四周环绕。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澧塘先生习静图画上的景色来表达对动静相倚相生的理解。首句“黑云压山风怒号”形象描绘了天空中的乌云压顶,狂风怒吼的景象,表现了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接着,“沧溟郁拂生波涛”,描绘出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第二句“长鲸撇空老蛟伏”,则通过描绘长鲸和老蛟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第三句“贝阙震荡珠宫摇”,则通过描绘宫殿的震动,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第四句至第八句则是对画面中人物的描写。其中,“刹那声停势亦敛”一句,既描绘了瞬间停止的声音,又描绘了停止后的情景,使诗句更具动感。“屏翳卷旆阳侯逃”则通过描绘神祗逃离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性与神秘。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画面中的人物动作,进一步体现了动静之间的关系。
第九句到第十四句则是对画面中景象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其中,“澄鲜万里平一镜”一句,既描绘了平静的海面,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展现了夜晚的美丽。“荧荧孤月悬层霄”则通过描绘月亮挂在高空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美丽。第十五句到第十七句则是对画面中人物情感的描写。其中,“乃知动静本相倚”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动静关系的理解,认为动静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最后三句则是对画面中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向往神仙生活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哲学思想的认同,认为只有达到无欲无求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描绘与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动静相倚相生的理解以及对道家哲学思想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