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崚嶒一拳石,乃能锁钥万里之奔流。长空苍茫鹳鹤下,惊涛飒沓鼋鼍浮。
伊余摄衣上绝顶,江天有阁凌高秋。凭阑眺远意何极,俯仰千载增烦忧。
卢循幺麽不足数,游魂海峤丛戈矛。鲸鲵磨牙吮膏血,黔黎束手遭虔刘。
蔓延闽浙气弥壮,溯潮夜闯南徐州。伟哉寄奴起徒步,扫除大憝如决疣。
江波澄清海氛绝,劲兵北府雄无俦。承平岁久武备弛,喜谭翰墨羞兜鍪。
青磷白骨未尽掩,徙薪曲突无良谋。江海咽喉不思扼,祇夸玉带山门留。

金山怀古

金山崚嶒一拳石,乃能锁钥万里之奔流。长空苍茫鹳鹤下,惊涛飒沓鼋鼍浮。

伊余摄衣上绝顶,江天有阁凌高秋。凭阑眺远意何极,俯仰千载增烦忧。

卢循幺麽不足数,游魂海峤丛戈矛。鲸鲵磨牙吮膏血,黔黎束手遭虔刘。

蔓延闽浙气弥壮,溯潮夜闯南徐州。伟哉寄奴起徒步,扫除大憝如决疣。

江波澄清海氛绝,劲兵北府雄无俦。承平岁久武备弛,喜谭翰墨羞兜鍪。

青磷白骨未尽掩,徙薪曲突无良谋。江海咽喉不思扼,祇夸玉带山门留。

注释:

诗句一:金山崚嶒一拳石,乃能锁钥万里之奔流。金山峻岭如同拳头一样的石头,能够控制万里之水的奔流。

译文:金山峻岭就像拳头一样的石头,能够控制万里之水的奔流。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和它对江水的掌控能力。金山峻岭如同拳头一样的石头,能够控制万里之水的奔流。这里的“锁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对于江水的控制作用。

诗句二:伊余摄衣上绝顶,江天有阁凌高秋。凭阑眺远意何极,俯仰千载增烦忧。

注释:

伊余摄衣上绝顶,江天有阁凌高秋。凭阑眺远意何极,俯仰千载增烦忧。

译文:我穿上衣服登上山顶,俯瞰江天有阁楼凌立在秋天的高空中。凭栏远眺,思绪万千,感叹历史沧桑让人倍感烦忧。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金山绝顶后的情景和感受。他穿着衣服登上山峰,俯瞰着广阔的江天和高高的阁楼。他站在栏杆旁远眺,思绪万千,感叹历史沧桑让他心生烦忧。这里的“凭阑”指的是站在栏杆旁,“眺远”则是远眺远方的意思。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句三:卢循幺麽不足数,游魂海峤丛戈矛。鲸鲵磨牙吮膏血,黔黎束手遭虔刘。

注释:

卢循幺麽不足数,游魂海峤丛戈矛。鲸鲵磨牙吮膏血,黔黎束手遭虔刘。

译文:卢循这样的小人不值得一提,他的游魂遍布在海峤之上,像丛生的兵器一样。鲸鱼、海豚等鱼类用牙齿咬食血肉,百姓们束手无策,只能遭受残酷的统治。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卢循这个小人的嚣张跋扈和百姓们的无奈处境。卢循这样的人虽然存在,但他的影响并不大,不值得一提。他的游魂遍布在海峤之上,像是丛生的兵器一样威胁着百姓们的生活。而那些强大的生物,如鲸鱼、海豚等,则以锋利的牙齿啃食着人们的血肉。百姓们束手无策,只能遭受这些强大的生物的残酷统治。这里的“虔刘”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统治。

诗句四:蔓延闽浙气弥壮,溯潮夜闯南徐州。伟哉寄奴起徒步,扫除大憝如决疣。

注释:

蔓延闽浙气弥壮,溯潮夜闯南徐州。伟哉寄奴起徒步,扫除大憝如决疣。

译文:福建、浙江一带的势力日益壮大,夜间逆着潮水前进到南徐州。伟大的朱元璋起于草根,扫清了最大的奸贼如割除毒瘤一般。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福建、浙江两地势力的扩张和朱元璋的崛起。福建、浙江一带的势力日益壮大,夜间逆着潮水前进到南徐州。这里的“蔓延”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福建、浙江两地势力的扩张情况。朱元璋则是从一个草根出身的人成长为一个强大的领导者,他扫清了最大的奸贼如割除毒瘤一般。这里的“伟哉”一词,是对朱元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表达。

诗句五:江波澄清海氛绝,劲兵北府雄无俦。承平岁久武备弛,喜谭翰墨羞兜鍪。

注释:

江波澄清海氛绝,劲兵北府雄无俦。承平岁久武备弛,喜谭翰墨羞兜鍪。

译文:江水波光粼粼,海面上的雾霭已经消散。北方的府邸中聚集着雄壮的士兵,他们无人能敌。经过长时间的和平时期,武备松弛不堪,人们更愿意谈论文学艺术而非战争之事。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江河的清澈和士兵的强大以及和平时期的武备状况。江水波光粼粼,海面上的雾霭已经消散,象征着国家的政治形势也趋于明朗和稳定。北方的府邸中聚集着雄壮的士兵,他们的力量无人能敌,展现出国家的武力实力。然而在和平时期,国家的军事准备却显得松懈不堪,甚至有些令人担忧。这种军事力量的对比,反映出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不同挑战和应对策略。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时期过度依赖武力的担忧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