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纵关情奈老何,强吟新句儗东坡。
颜頩似恨寒为祟,颊晕浑忘酒是魔。
儒行朴诚青眼少,客谈忼慨赤心多。
狂风乍起须分付,莫遣春池皱作波。

【注释】

庚午:清高宗乾隆六十六年,即公元1791年。

次儿:指作者儿子。适园:在京城西直门外,是当时文人雅聚之地。

青眼:指对人以青白眼相待。这里指有知友的赞赏。

儒行:指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

忼慨:慷慨激昂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儿子带回两枝红梅,因惧风寒而未能插瓶观赏,后因强吟新句而引起感慨,遂作此诗记之。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情韵悠扬含蓄,富有哲理性,颇能见出作者的胸襟和风骨。

起句“畏风足不出户者数日矣”,言天气严寒,人们紧闭门窗,足不出户。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着一种无奈。因为此时正值隆冬腊月,寒气逼人,人们不得不蜷缩在家,不敢轻易外出。然而,在这寒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也变得异常沉重。他们担忧着未来的岁月里,自己会不会也像这寒风一样,变得麻木不仁,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和活力。因此,这句看似简单的描述,实际上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次儿自适园回,携到红梅两枝,怅然有感,插瓶赋之”一句,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儿子从适园回家,带回了两枝美丽的红梅。他满怀喜悦地将它们插进瓶中,然后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小诗。这两句虽然简短,但却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温馨与美好。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在欣赏红梅时所引发的感慨。“花纵关情奈老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易老的无奈和感慨。尽管花儿美丽动人,但它们终究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最终会凋零枯萎。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让人不禁心生悲凉之感。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认为,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机会,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强吟新句儗东坡”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品鉴红梅时所表现出的豪放与洒脱。他不仅欣赏着花儿的美丽,还试图通过吟咏新句来模拟苏轼(东坡)的风采。这种豪放不羁的气质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积淀,都让人对他的才华刮目相看。

再往下,“颜頩似恨寒为祟”,这一句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花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它似乎在抱怨寒冷的侵袭,让人不禁联想到了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这种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又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随后的两句“颊晕浑忘酒是魔”,则进一步强调了人在逆境中的豁达情怀。当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陷入悲观和消极的情绪之中。然而,诗人却在红梅前忘却了这一切,仿佛只有那红梅能够驱散心头的阴霾。这两句诗通过对红梅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儒行朴诚青眼少”,这一句则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赞美。诗人以其朴实无华、真诚待人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他的高尚品德如同那傲立雪中的红梅一样,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自身的优秀品质,又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最后两句“客谈忼慨赤心多”,则是对诗人朋友之间情谊的赞颂。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实属不易。而诗人的朋友们却能够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前行。他们的豪情壮志和真挚友谊让人为之动容。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还彰显了他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考力。它不仅是一首赏梅的佳作,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